论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研究与创新
李国闻
摘要: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云南传统陶瓷工艺和边疆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艺术。建水紫陶始于明初,兴于清代,盛于现代,它以“色如玉、声如磬、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被誉为“国宝级”的传统工艺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水紫陶以其特有的装饰工艺闻名于世。建水紫陶胎质细腻、致密坚硬、色泽温润典雅、制作精巧、古朴典雅,其装饰工艺主要有雕刻、贴花、贴塑、堆雕等。要想做好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研究与创新,就需要我们对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将其打造成具有特色的、具有艺术魅力的建水紫陶制品。
近年来,随着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建水紫陶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21年,其产值已经接近35亿元。目前,国内学者对建水紫陶工艺技术革新如何促进其文化的形成与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格调被业界称为“文化陶”、“雅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文士的介入参与下,建水紫陶制作者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少数民族美术艺术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到了陶器装饰之中,使陶器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建水紫陶的装饰内容充分反映了建水紫陶的文化、艺术和工艺价值。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已经发展了上百年,在一代代的陶工和文人的参与和开拓下,紫陶的装饰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创新,逐渐地成为了现在的建水紫陶特有的装饰形式。
1.建水紫陶历史发展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到了汉代,建水紫陶的制作技术和装饰工艺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水紫陶制作工艺精湛、色彩绚丽、器形优美,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被誉为“陶中之王”。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建水紫陶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建水紫陶制作技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色彩绚丽的传统艺术。从目前建水紫陶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水紫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建水紫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工艺美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做好建水紫陶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就需要从建水紫陶装饰工艺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在传统工艺美术逐渐丧失其传承功能和发展功能后,对于建水紫陶制品装饰工艺进行创新与改革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创新和改革建水紫陶制品装饰工艺,可以使建水紫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和突破,从而使建水紫陶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
2.建水紫陶装饰新工艺
2.1激光刻坯
激光刻坯是指用激光对陶坯进行切割、雕刻等处理,从而使得陶坯表面形成特殊的图案或纹理,以达到美化建水紫陶表面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激光刻坯产品,如刻花、刻竹等。在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研究与创新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产品,对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例如,在刻花上,我们可以结合激光技术,对图案进行切割、雕刻等处理;刻花是在陶坯上进行图案雕刻,然后进行烧制,烧制好的陶瓷经过打磨后就能达到装饰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的刻花图案,选取合适的激光设备。具体来说,可以在陶坯表面上进行刻痕处理,然后将其放置在激光切割机上进行切割处理。当陶坯切割完毕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陶坯进行雕刻、打磨等处理,进而在刻痕上雕刻出具有一定深度、厚度的纹理图案。在刻竹上,可以采用激光技术对竹子进行处理。用激光技术对竹子进行雕刻处理,一方面可以将竹节雕刻成镂空状,这样可以有效美化建水紫陶的表面;另一方面,通过对竹子进行激光刻制,可以将其表面的纹理进行更好地保留,从而使陶坯表面的纹理更加自然。
2.2干坯刻填
在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中,干坯刻填是一项重要的装饰工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建水紫陶制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干坯刻填需要较高的技艺,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术,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干坯刻填过程中,要求陶工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干坯刻填一般是在陶坯干后进行,在干坯时,要求陶工用小刀沿着陶坯表面刻出图案和文字等。这种装饰工艺主要应用在泥片上,因此对泥片的要求非常高。泥片上不能有任何凸起或凹陷现象,否则会影响装饰效果。而且由于泥片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因此刻填过程中要求陶工用小刀在泥片上轻轻划过,尽量不损伤陶坯表面。陶工在进行刻填时通常要站在泥片旁边,与泥片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在进行刻填时要十分注意距离和力度。如果距离太远或力度太大都会影响装饰效果。此外,在刻填过程中还要注意用笔方向和力度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陶工都会将刻填器垂直于泥片表面进行刻填,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刻填效果更加美观。当然也有陶工选择用“倒笔”的方式进行刻填,这种方法能够使雕刻更加均匀。总而言之,要想做好干坯刻填这一装饰工艺,就必须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2.3坯上搅泥
建水紫陶坯上搅泥装饰工艺,是利用刻填的方式在陶泥上作出似漆器的纹理花纹的工艺,被称为坯上搅泥,又与绞胎的器物略有相似。它与钦州的坭兴陶透花工艺的效果相似,但是在制作过程上又有不同。
坯上搅泥选用修好的泥坯,先用足刀把要填充的部位挖出来,然后把各种颜色的泥浆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挤压在一个凹槽上,把这些泥浆涂抹在挖出来的部位之后,再用一根像是刻针一样的工具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进行画圈搅泥,在画圈搅泥过程中,泥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粘稠,直到泥浆完全融合在一起,最后再把泥浆挤压到一定的深度,这样就可以把泥浆挤压出来了,然后再用刀具把剩余的泥浆刮掉,这样就能展现出一种非常鲜艳的色泽,经过烘烤和抛光之后,彩刻成品更显色彩亮丽。
坯上搅泥工艺能够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主要体现在:首先,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由于坯体表面的泥料被反复的揉搓,因此呈现出来的肌理效果也会更加细腻。在坯体表面呈现出丰富的泥层效果,可以增加坯体表面的立体感。其次,可以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建水紫陶传统装饰工艺中的坯上搅泥工艺能够在坯体表面形成丰富多样的纹样,如:绳纹、瓦纹、鱼鳞、龟纹等,这些纹样都是建水紫陶传统装饰工艺中坯上搅泥工艺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在坯体表面形成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可以增加坯体表面肌理效果与色彩效果之间的对比度,使建水紫陶传统装饰工艺中的坯上搅泥工艺更加丰富多彩。
2.4浅刻彩绘
浅刻彩绘是建水紫陶装饰工艺中一项比较重要的装饰工艺。这种装饰工艺是对传统紫陶装饰工艺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紫陶装饰工艺的一种继承。在浅刻彩绘的过程中,首先在坯体上运用毛笔绘制出图案,再采用阴刻阳刻结合的方法,将部分图案做成浅浮雕,强调其立体肌理效果。继而直接使用色泥与高温颜色釉料进行混合,在图案区域进行绘制上色,坯体颜料干燥后便可进行烧制。这种方法在上色时往往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会对肌理部分进行多次釉料绘制同时进行多次烧制。烧制出的器物肌理颜色层次丰富,图案更加立体生动。
通过上述对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研究与创新可以发现,在进行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创新时,首先要对传统装饰工艺进行充分利用。传统装饰工艺已经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创新来赋予建水紫陶制品新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出传统装饰工艺的优势,同时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等来不断创新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
因此,要想将建水紫陶打造成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等多种价值的建水紫陶制品,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有效创新。具体来说,在对建水紫陶进行创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进行创新时要充分体现出传统建水紫陶制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传统建水紫陶制品有着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传统装饰工艺能充分彰显建水紫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其次,在对传统装饰工艺进行创新时要充分体现出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等。比如我们可以将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先进技术将陶土中蕴含着的丰富元素进行提取和提炼。通过这种创新手段能让建水紫陶中蕴含着多种文化元素,从而使建水紫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2.5色料彩绘
色料彩绘是指在陶器表面施以不同颜色的颜料,进行彩绘装饰,以增加其表面的装饰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建水紫陶产品大多为釉上彩,其主要是在陶器表面施以釉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产品色彩多样、丰富多彩(图4)。而建水紫陶产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产品则为釉下彩,其主要是在烧制后的陶器表面施以不同颜色的颜料,通过烧制形成各种图案和花纹,再进行彩绘装饰。釉下彩绘装饰工艺要求极高,绘制图案时必须在釉面上进行反复刻画,不断调整色彩和图案的布局,这样才能将建水紫陶的艺术美感充分展现出来。彩绘的紫陶成品与传统刻坯填泥做出的紫陶在外观上别无二致,制作时较传统工艺步骤既不用刻坯,也无需打磨。只是泥浆彩绘常常会比传统刻填工艺做出的图案颜色更加鲜亮,过渡更加自然,在画面描绘上更容易表现更多的细节。
【色料彩绘】
如设计制作建水紫陶“文房四宝”笔筒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釉下彩绘工艺。在制作笔筒时,首先对该器物进行了整体构思设计,然后对釉料进行了调配。为了使釉下彩绘更加生动逼真、富有变化,笔者在釉料中添加了适量的白色颜料。最终在釉料中添加了适量的白色颜料后,再进行反复刻画。在整个绘制过程中,笔者始终以泥坯为基础进行创作。经过笔者的不断努力,最终成功绘制出一件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建水紫陶“文房四宝”笔筒。这件作品不但将建水紫陶的装饰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充分展现了建水紫陶的艺术美感和艺术魅力
2.6成陶雕刻
雕刻是建水紫陶的重要装饰工艺,其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制作出的成品有特殊的视觉效果。首先将泥坯进行低温素烧,温度控制在300~350℃间,素坯烧成后需要晾凉,然后对器物进行上釉处理,釉料未干时使用工具在坯体上划出所需要的图案,这里为避免素坯损坏常会使用木质刻刀进行刻划,划完后待素坯表面釉料干燥,即可按正常紫陶烧制温度对坯体进行装窑烧制。这种工艺会得到不同于传统的独特效果。
在雕刻工艺中,需要将不同的雕刻技法结合起来,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运用到建水紫陶的成陶雕刻中。如在雕刻人物时,可以使用刀法和指法相结合的方式,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生动。此外,还可以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对建水紫陶进行装饰,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提升建水紫陶的装饰效果。
2.7金属填嵌
建水紫陶坯体“刻”的手法丰富多样,在“填”的工艺之上制陶师傅们也开始新的尝试。紫陶的“刻”出现不同于传统的雕刻,那么“填”也不一定必须填泥,于是出现了紫陶刻坯填金、银、锡等金属或高温色釉等材料的工艺尝试,以达到不同以往的独特审美效果。这种工艺的是指将绘制好图案的泥坯进行剔刻后不填入色泥进行烧制,称刻而不填,烧出成品后再在刻好的部分嵌入金、银或锡等金属材料,亦或是在凹槽处填入高温颜色釉料,再送入窑炉进行二次烧制。这样制出的紫陶器皿可能会因金属熔点或颜色釉烧制温度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烧成现象。有时当烧制超过1160℃时,紫陶可能会出现继续收缩现象,于是少数紫陶会出现烧制出的成品填充图案的釉料部分会与坯身表面不平的特殊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建水紫陶在装饰工艺方面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工艺价值。通过对建水紫陶装饰工艺进行研究与创新,将建水紫陶打造成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建水紫陶装饰工艺的研究与创新,从而推动建水紫陶制品在市场上更加广泛地应用。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是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玉雕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玉器。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