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思婷,便是这样一位一直坚持鱼皮技艺,并将它发扬光大的“守”艺人。
闫思婷自幼喜爱绘画,父辈是满族人,祖父母乃至父亲都能制作桦树皮生活用具,受其熏陶从而酷爱设计制作,后师从刘升、张林二位老师了解赫哲历史学习鱼皮技艺,并且被两位老师的对于非遗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感染和震撼。
闫思婷热爱艺术,这一生都在学习各种艺术的道路上奔波,在黑龙江省外国语学院学习期间,拜青牛葫芦创始人——郑国华老师学习葫芦雕刻烙烫,多地考察,曾拜访木雕重彩大师翟孟义老师学习木雕工艺,拜访傅清超老师学习剪纸技艺,到同江参观赫哲民族文化产业基地,赫哲民族文化村,了解赫哲鱼皮技艺渊源。
据了解,看似简单的一幅鱼皮画,制作起来却非常复杂。
首先是备料,成年鲤鱼皮或大马哈鱼皮最好。先扒下鱼皮,用木刀反复刮使鱼皮柔软,再用苞米面糨糊给鱼皮去腥,搭在地窖里晾1至3个月,最后钉在木框上风干后制作鱼皮画。作画时,先在纸上设计画稿,再用硬纸板制模,然后按图形分解剪裁下来,选择不同颜色的鱼皮按图剪好,最后将剪好的鱼皮用胶粘到画板上,一幅鱼皮画才算完工。她还将剪纸艺术融进赫哲民俗的内容,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赫哲剪纸系列。经过这一整套的工艺之后,才能出现一张风格古朴、粗犷又有立体感和动感的赫哲鱼皮工艺品。
2018年3月——2018年7月时,闫思婷有幸成为国家艺术基金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鱼皮桦树皮艺术创作培训班学员,到现在,她熟练掌握鱼皮技艺,桦树皮技艺,剪纸技艺,布艺技艺,麦秸技艺,葫芦技艺非遗技艺,并多次参加各种非遗传承活动,教授国内外的学员制作鱼皮画和鱼皮饰品,积极为非遗的传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将我们的民族瑰宝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2018年在“哈尔滨南岗区首届民俗文化大集”省级传承人展厅参展三期 。
2018年4月27日参加阿城“快乐公益行第二届乡村校园展”。
2018年7月13日《礼候――二十四节气》被黑龙江省一级博物馆收藏(小组合作)。
2018年7月《门神尉迟恭·敬德》在集美关东首届三省工美精品联展获优秀奖(小组合作)。
2018年9月29日受俄罗斯阿穆尔州博物馆的邀请,以《龙江记忆——鱼皮桦树皮兽皮文 化艺术交流展》为主题。黑龙江省三皮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25位省内艺术家创作75幅作品,今年十一期间将在此进行展览。
2018年12月作品《爱相守》在全国性赛事——第二届“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中获得设计之星奖。
闫思婷,让我们看到了千年的“鱼皮文化”,因为她和广大非遗技艺传承人的鉴定和执着,我们这朵美丽灿烂的民族之花会开的更加绚烂夺目。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是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玉雕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玉器。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