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刘强洪,1975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接触紫砂艺术。
1990年代从陶瓷学校毕业后专职制壶,受徐汉棠等紫砂名家指点,潜心钻研三十年。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独创作品,斩获广州紫砂精品展金奖、紫砂村全手工大赛金奖,并有多件作品被无锡博物馆收藏。他痴迷紫砂泥料研究,收藏定窖白、失传桃花泥等珍稀矿料超600吨,被誉为“泥痴”。制壶坚持全手工流程,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为传承紫砂文化,探索传统工艺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壶艺并合影留念
主要成果
作品荣誉
代表作品包括《汉风提梁》《高梨壶》《沙四方》等。
《汉风提梁》荣获广州紫砂精品展览会设计金奖;
《高梨壶》荣获紫砂村全手工比赛金奖;
《沙四方》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泥料收藏与研究
家中藏有大量珍稀矿料,如十大明砂之首,定窖白,失传近二百年的桃花泥,传奇降坡泥,黄龙山特级黑降坡,金葵黄、青麻子、五彩桂花砂、紫玉金砂,玫瑰石红,素有“泥痴”之称。
对紫砂泥料有深入研究,家中囤积的泥料超过600吨。
从艺感悟
紫砂于我,是泥土与生命的对话,是匠人与自然的共鸣。三十载春秋,我痴迷于方寸间的泥韵流转,深信“器由心造,泥蕴天工”。从选矿到陈腐,每一道工序皆是修行:指尖感知矿物的呼吸,烈火淬炼出泥的筋骨,时光沉淀赋予器魂。徐汉棠大师曾言:“做壶如做人,需守拙存真。”我坚持以传统为根,却不愿困于形制——将文人意趣融入壶身线条,让古典纹样与现代美学共生。收藏千余种珍稀泥料,非为炫耀,而是敬畏天地馈赠,愿以泥为媒,续写紫砂千年文脉。未来,仍会以“痴心”破浮躁,用双手的温度,雕琢出一把把有生命、有故事的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