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阿明(自号明陶),紫砂技艺传承人、紫砂艺术家,1942年出生于蜀山南街毛家大院——一户世代传承陶瓷艺术的家族。祖父辈就开始从事紫砂制作,父亲毛振声是清末明初紫砂名家杨阿时的徒弟,亦是清末民初陶刻专业开山宗师邵云如徒弟,擅制壶、陶刻。后又创立了毛振声陶器行,振声窑亦是当时六大名窑口之一。伯父毛顺兴(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之父),1932年创立毛顺兴陶器行,并成为宜兴紫砂名店。毛阿明自幼看着父亲常与老一辈紫砂艺人顾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等叔伯谈艺论道,切磋紫砂烧制、成型、火功、窑温,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阿明14岁起从艺紫砂,至今已逾60多年,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老艺人之一,得到多位紫砂元老教导,技艺全面,形、神、气、韵堪绝。从艺至今,不但制壶精湛,刻绘也极具特色,紫砂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宜兴紫砂历史悠久,为宜兴紫砂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5年—1957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师从有紫砂八老之称的施福生(陶瓷艺术大师施小马之父),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1958年,师从紫砂七老之一、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大师,得到了裴老的悉心教导传授。
1962年,从师傅裴老班中毕业,置身紫砂一厂生产创作。又经紫砂七老中顾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几位带班师傅亲身指导传授,壶艺、陶刻突飞猛进。
部分荣誉
1962年,《五福寿桃壶》参加紫砂工艺厂首届师徒作品展览会;
1963年,《松鼠葡萄壶》参加紫砂工艺厂第二届师徒作品展览会;
1981年,《四方澄怀壶》被台湾收藏家罗桂祥收藏;
1983年,《双竹提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1987年,《供春壶》荣获江苏省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1989年,《荆溪十景组壶》获新加坡中国宜兴紫砂名人展特别荣誉奖;
1990年,为庆祝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设计制作《国宝壶》;
1992年,《金枝玉叶壶》在香港紫砂壶艺展展出;
1993年,《松桩壶》作为宜兴陶瓷艺术展览会台湾展品;
1998年,《束柴三友壶》在第六届宜兴陶瓷艺术节展出;
1998年,《听雨壶》在马来西亚宜兴紫砂名人展展出;
1999年,《龙腾万里壶》荣获北京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1999年,《钟鼎鸣泉壶》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2000年,《洞天福地》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