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顾锡洲生于紫砂世家,一生与紫砂艺术紧密相连:
1. 出身背景与学艺启蒙:192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祖母邵氏是邵大亨孙女,壶艺出众,常获铁画轩、郎家商贸订单,擅长大亨款和清代小品壶;父亲顾炳荣也是知名陶手,传承顾氏壶艺。12岁开始学艺,师从祖母邵氏、“洋桶王”储铭,还得到邻居程寿珍细心培养,广泛学习,博采众长。
2. 青年成名:青年时期,凭借对仿古壶、石瓢壶、洋桶壶以及大亨款壶型的精湛制作,在收藏界崭露头角,被尊称为“小寿珍”,壶艺声名远扬至沪上。
3. 传承与开拓:大哥顾景舟入驻紫砂厂成为辅导员后,他肩负起传承顾氏家族壶艺的重任。以高超壶艺和良好人品,赢得上海铁画轩、杭州西泠印社等老顾客认可,还开拓了香港、澳门、南洋等地市场。其间频繁与唐云、吴湖帆、诸葛勋、陈少亭、任淦庭等书画名家、陶刻泰斗合作,提升作品艺术价值。
4. 交流创新(60年代):六十年代起,经常与顾景舟、蒋蓉、徐祖纯、高庄、华荫棠、韩美林、王三大、诸葛勋等业内人士交流紫砂文化和制壶技艺。与胞兄顾景舟共同设计众多顾氏传承器型,衍生出顾氏十八式、景舟八式等经典款式,如藏六方、矮八方、鹧鸪提梁、提璧提梁、仿古、石瓢、井栏、宝菱壶等,兄弟二人被誉为“顾氏双杰”。
5. 声名远播(80年代):八十年代,紫砂受到更多关注,港澳台地区的紫砂爱好者和壶商纷纷前往顾氏订购顾锡洲的紫砂壶,其作品“顾壶”备受追捧,供不应求,香港四大陶瓷公司、罗桂祥先生都多次登门求购。
6. 壶艺炉火纯青,传承顾氏遗泽(1990年 - 2000年):九十年代,顾锡洲壶艺愈发成熟,然而作品数量减少。顾景舟台湾之行后身体每况愈下,大嫂徐义宝也已过世,顾锡洲便承担起照顾大哥的责任,兄弟俩交流更加密切。1996年顾景舟摔倒卧床,顾锡洲悉心照料直至其离世。顾景舟临终前,将自己的工具、泥料章款以及藏六方、仿古壶等多件精品托付给顾锡洲。2000年,顾锡洲病逝,结束了辉煌的紫砂艺术生涯,但其作品和技艺传承至今,影响深远。
技艺简介
顾锡洲生于宜兴紫砂世家,12岁开启学艺生涯,博采众长,制壶功底深厚。其作品涵盖仿古、石瓢、洋桶、大亨款等经典壶型,工艺上精于泥料调配与成型技法,线条流畅自然,造型古朴又不失灵动。与书画、陶刻名家合作,让壶艺与书画、陶刻完美融合,为顾氏壶艺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