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陈小听,紫砂陶艺家。曼生人文壶当代掌门人、曼生十八式传承人。
1944年生于陶的古都宜兴丁蜀镇,爷爷陈少亭为民国十大陶刻巨匠,与任淦庭、诸葛勋并列称之为陶刻三杰。
1958年进入紫砂中学,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紫砂工艺厂,得祖父民国十大陶刻大家陈少亭用心栽培,后在陶刻宗师任庭和壶艺泰斗顾景舟悉心指导下,壶艺陶刻技术突飞猛进。
1970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1980年在师父顾景舟推荐下进入紫砂特艺班,按香港收藏家罗桂祥的供样复制历史名作,奠定了紫砂水平的基石。
技艺简介
曼生十八式是由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字曼生)设计,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分别为:石瓢、石铫提梁、却月、半瓦、百纳、横云、井栏、合欢、棋奁、匏瓜、三足乳鼎、葫芦、笠荫、 扁石、半瓜壶、延年壶、 觚棱壶、乳钉壶。
实际上,“曼生十八式”只是一个泛指,据统计曼生壶应该有近 40 把。除了上述十八款,还有南瓜提梁、仿古井栏、镜瓦壶、合盘壶等也被认为是曼生壶的经典款式。曼生壶以其简洁明快的造型、深刻隽永的题铭以及书法篆刻在壶体上的巧妙布局,成为紫砂艺术的经典之作。
主要成果
1980年凭借作品《洋桶壶》荣获首届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全国陶瓷展评会一等奖;
1990年更是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表彰荣誉证书;
1994年参与创外汇订单,深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壶友的追捧;
先后参与“97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的国家级紫砂礼品设计与监制工作;
2002年石瓢壶作品《景舟石瓢》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2004年作品《井栏壶》,作为政协全国委员会的贺礼送给西藏自治区委员;
2006年陶瓷作品被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永久收藏;
2007年参与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部长级紫砂壶设计制作;
2008年5月在“紫砂寄真情、爱心连灾区”的紫砂名人作品公益拍卖中向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政府民政局捐赠。
参考资料
陈曼生(1768 - 1822),名鸿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与紫砂壶艺设计家。身为“西泠八家”之一,其篆刻精湛,书法擅隶书、行书,结字古朴奇崛,用笔豪放劲健。嘉庆二十一年(1816)于宜兴溧阳为官时结识杨彭年,凭深厚文化与审美,取自然、生物、器物、文玩等元素设计“曼生十八式”(实则不止),壶式去乾隆纤巧而返璞归真,方圆各异,尽显大气。
陈少亭,清末民初时期的紫砂陶刻名家。曾在紫砂作品上进行书刻创作,比如在范大生制作的四方竹顶壶上,就有他所书刻的铭文“扫雪开松径,疏泉遇竹林”,此壶曾在 1915 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为中国传统技艺争得荣誉。他的一些带有“陈字章”的作品被认为是精工精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