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技艺简介
易武壹号院茶厂发展史:
易武宋聘号自188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经多方核实,具体如下:
1. 1880年:
宋聘号始创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以生产大量优质普洱茶而闻名。总部设在云南石屏县,茶厂设在六大茶山重镇易武镇。
2. 1917年: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的一份公文提到:“茶号在滇创办乾利贞及宋聘号普洱正山茶业,垂六十年。”这表明此时宋聘号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3. 1923年后:
民国十二年以后(公元1923年),虽然南洋仍然大量需要乾利贞和茶帮的普洱茶,但由于滇西帮和沱茶的崛起,内销四子沱茶、五子沱茶、边销牛心紧茶渐渐为滇西帮所掌控,茶帮的地位有所下滑。
4. 1950年后:
1950年后乾利贞宋聘号各分号相继停业。
5. 1970年:
1970年4月12日,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易武老街,宋聘号也随之成为一片废墟。
6.1981年:
1981年筹备,1983年建厂,1987年龙生集团与易武乡镇企业合作,成立易武普洱茶规模化生产厂家,简称易武茶厂,纳么田茶场为二分厂。
7.1994年:
1994年张官寿带领易武乡长张毅、台湾摄影师陈怀远、宋聘号制茶师彭志林参与筹备、试制普洱茶。
8.1996年:
1996年台湾茶联会会长吕礼臻、陈怀远协同易武乡长张毅和宋聘号制茶师彭志林、胡万发在易武茶厂、张毅乡长家里用木板模具、千斤顶、石磨共同试制第一批宋聘真淳雅。
9.1999年:
1999年云南龙生集团正式收购易武茶厂,复兴宋聘号,并成立易武龙马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0.2003年:
2002年,经过几年的手工制作摸索,逐步完善普洱茶手工制作流程,同年香港茶协会陈强携子定制宋聘号第一批次红标普洱茶。
11.2003年: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宋聘为商标。
12.2004年:
2004年由易武乡镇府牵头,宋聘号协助将易武所有老字号恢复工艺并生产一系列产品。
13.2005年:
2005年易武龙马茶业分公司参与并策划马帮进京活动。
14. 2006年:
2006年,易武茶厂与易武龙马茶业分公司共同为宋聘号助力,承袭百年古老工艺,严选茶叶原料,让这个金牌百年茶庄得以重新面世。
15.2022年至今:
2022年,龙生集团旗下易武茶厂改名为壹号院茶厂,并注册商标“壹號院贡茶”,该茶厂将百年宋聘号的传承与科技完美结合,主要生产普洱生茶、红茶、熟茶、白茶为主。重现了百年老字号宋聘号茶庄,为广大茶友们提供优质普洱茶产品。
该茶厂是1987年建厂的易武茶厂。
1990年第一任厂长周友清建设易武茶场,乡镇企业管理。
1991年第二任厂长何勇军。
1993年刘大超为第三任厂长,企业局,外面局扶持易武通电。
1994年第四任厂长陈书全沿袭百年宋聘号传统工艺并研发独特产品。
1996第五任厂长白友全,胡志义主管。
2000到2005年彭文华为第六厂长,龙生公司制定生产标准,主要有绿茶,玉环,芽茶,普洱茶。
2006年第七任厂长李忠成,大批量生产普洱茶,全面开拓全国市场。
2019年杨应铧第8任厂长,改制车间,加盖厂房。
2023年,非遗传承余江廷全面整改茶厂,实现了非遗制茶工艺与现代化制茶工艺相结合的,并符合当今人文需求的普洱茶制茶标准化体系,由原宋聘号高级制茶师周贵荣为第九任厂长。
2024年该易武茶厂更名为壹号院茶厂并注册商标为“壹號院贡茶”。
目前,壹号院茶厂旗下自营開盛號®三师兄与茶®壹號院贡茶®碧壶雅居®等品牌。实体店主要分布在北京、成都、南京、淄博、惠州、金华、义乌、西安等地。2022年创“五行六道”围炉烤茶,金华日报、晚报,工人日报,浙江卫视、经济频道,CGTN国际频道相继报道,引领时代新式茶饮新潮流!
“壹號院贡茶”简介:
道家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壹”仅仅只是开始,并不代表结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壹号院茶厂总部占地三亩,坐落于云南省景洪市易武镇纳么田茶场,是一家创新型完整产业链运作的普洱茶茶企,基本实现了从古树茶基地联营合作、初制所鲜叶加工、成品压制,高端普洱茶定制,自产自销,文化加产品一体化的综合品牌。情怀落地,品质从源头出发。
何为開盛號?
開者,胸怀也。盛者,繁荣也,開盛是我的远景,也是遵循茶业大势所趋的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心灵的瑰宝,我们需要捡回来,重现唐宋时期茶文化的辉煌,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文化。
茶之道,是为阴阳之道。茶之道,重在“道”,也就是哲学规律,掌握了哲学规律,怎么做茶、泡茶、藏茶都在这些规律里面。时代忙碌,尘土飞扬,要寻得身安心静,不容易。我想和志同道合的你,以茶的名义相聚,以茶为媒,云集开盛。
我们把追求的境界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器、术、法、道。成茶之为物,所用之壶盏,此器也;制茶存茶饮茶之技艺,此术也;茶中所含功能成分,及其理化机理,此法也;茶之阴阳和谐之规律,此道也。道可领法,法可化术,术可成器。故知茶道,方能善茶术,而得养于茶之天物也。
五大核心优势驱动全产业链
☞ 签约古茶山,原料基地,品质源头,一手把控。
☞ 手工初制所,从“传统晒青”工艺全程管控。
☞ 遵循非遗古法工艺与科学制茶相结合,坚持古树纯料。
☞ 批量专业师资团队,目前有国家级一级技师五名,国家级高级制茶师五名,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十名,国家级高级评茶员七名,传播与培训普洱茶文化。
☞ 创新型运营团队,由数十名精通网络科技的年轻爱茶人组成,并在淘宝、抖音、拼多多及快手上崭露头角。
主要成果
代表作
《龙凤呈祥》、《和合壶》、《六合》、四神兽之《龙腾盛世壶、虎啸山河壶、朱雀壶、玄武壶》、《吉象四方》、《雏菊》、《生肖猪》、《百蝠壶》、《鱼化龙》、《祥瑞对壶》、《福禄寿喜》、《五斗米壶》、《丹炉壶》、《青松壶》、《把把壶》、《守护》、《生肖鼠》、《生肖牛》、《太狮壶》、《兴龙壶》、《丑瓜壶》、《世屹龙凤对壶》、《珠圆玉润》《寻福壶》《一心一意壶》《问鼎壶》《一叶梵莲》《渐入佳境》《二龙戏珠》《唐•如镜》壶取得国家外观专利设计权;
2016年《祥瑞对壶》《五斗米壶》被中国道教北帝派祖庭万福宫永久性收藏;
2017年《龙凤呈祥》、《六合》被无锡博物管永久性收藏;
2018年《吉象四方》被中国森林博物馆、哈尔滨林业大学永久性收藏;
2019年《龙腾盛世》被中国森林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并在2019第一届全国非遗作品联展中荣获金奖;
2019年四神兽之《龙腾盛世壶、虎啸山河壶、朱雀壶、玄武壶》在山东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首届文创精品展中获紫砂类金奖、《丹炉》被中国道教协会收藏;
2019年《朱雀壶》、《虎啸山河壶》被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2021年《兴龙壶》《太狮壶》《一叶梵莲》壶被江西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人物评价
师爷徐安碧 赐字帖
余江廷 号碧壶先生,斋号碧壶雅居,爱国人士、正气者、紫砂陶刻、印章篆刻、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作家、紫砂文化、茶文化研究者,祖籍四川,1979年出生,其人爽朗大方,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好作诗,喜交友。作为师爷欣慰于现有成就,特赐字:旷之游。希望你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