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从事端砚设计创作26年,自幼受家族艺术氛围的熏陶,对端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为了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高度,扎根于祖辈的古图案传统技艺的雕刻,在传统优秀文化的沃土中汲取精华。在作品风格上,继承了郭氏家族一贯的制砚技法,注重构图、精雕细刻、形象丰满、生动细腻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作品的创意,充分利用砚石的天然纹理进行设计创作,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在作品题材上,本人在继承家族最擅长的动物飞禽、龙凤花鸟等题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现代端砚的题材,把中华传统典故及各种文学题材形象地引入到端砚创作中,并与现代山水砚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端砚从民间民俗中走出来,更加有诗情画意,更加有文学意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传承的基础上,继承家族的浅刀、平刀等刀法的雕刻技法,致力于现代工艺云龙、人物、山水以及花果等工艺雕刻,刀法精练,造型准确,同时进一步加入深刀雕等元素,使作品更加丰满,具有栩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2005年成立郭树炎端砚工作室,钻研端砚雕刻技艺的同时带徒授艺,为端砚行业发展培养后续人才。在继承、发展和创新艺术及创作技巧方面业绩显著,能对自己的艺术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论述,并公开发表本专业的论文,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博览会中获奖。
郭氏家族是端砚四大家族之一,也是贡砚世家。家传200多张古砚谱见证祖辈的砚艺,郭家先祖于明代迁入肇庆,至清代即成为颇有影响力的制砚家族,至今传十八代。郭家砚艺以郭兰祥最为著名,他曾为清代宫廷制作贡砚,传世作品《千金猴王砚》被誉为端砚之王,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郭兰祥把技艺传给郭德培(郭桥)、郭顺培(郭二桥)和郭志培(郭三桥)。郭桥是郭家砚艺代表传人,精于雕刻山水、松鹤、梅雀等题材。郭桥不仅砚艺精湛,而且还擅长刻字。端砚历史最重要的见证物——清光绪十五年立的《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碑》就是郭桥所刻,广州广雅中学的《广雅书院设立分校章程》碑刻和佛山祖庙的部分碑刻,亦出于郭桥之手。郭桥的胞弟郭三桥砚艺高超,善刻云龙、人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带妻儿、儿子郭坤强和罗焯培等人一起到香港闯江湖,在当时警察署旁边租于—间店铺制砚卖砚。由于他的端砚石佳工精,生意很快便有起色。但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香港沦陷,郭三桥举家从香港步行返回肇庆,此后在家乡制砚授徒,直至辞世。郭汉彬,传承了爷爷郭三桥的技艺,擅长雕刻云龙、山水、仿古图案,其弟郭汉文擅长仿古秉承祖传技艺,擅制方形、圆形砚式,雕刻鱼水、仿古、云龙图案,古朴端方,工艺细腻。
郭树炎作为郭汉彬的长子,传承家族砚艺,擅长于仿古、云龙、山水、人物等工艺雕刻,砚雕作品典雅端庄,方正圆润,古朴厚重,意境深邃。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雕刻技法均体现着传统砚雕技艺的神韵。代表作有《九子闹岁图》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作品《星月伴龙砚》《龙腾太空砚》《龙腾盛世宝鼎》均在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其胞弟郭树清和堂弟郭树恒、郭树聪,制作着百年流传的传统砚式,传承守护着祖辈的技艺,其作品造形典雅,雕刻技法以浅刀浮雕为主,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一丝不苟。
薪火相传的端砚制作技艺是祖辈留给郭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郭树炎积极投入到端砚设计雕刻工作中,在河旁端砚厂工作期间,认真学习,工作责任心强,积极做好端砚的传承工作,成立工作室,带徒多名,言传身教,目前主要有钟元章、郭树清、黄锦荣、郭树恒、郭树聪等多位高徒,所教的徒弟成绩优异,其作品在各类展览中均取得奖项。郭树炎秉承家艺,为行业培养英才,为家族增光,为砚都添彩!
技艺简介
在作品风格上,继承了郭氏家族一贯的制砚技法,注重构图、精雕细刻、形象丰满、生动细腻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作品的创意,充分利用砚石的天然纹理进行设计创作,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在作品题材上,本人在继承家族最擅长的动物飞禽、龙凤花鸟等题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现代端砚的题材,把中华传统典故及各种文学题材形象地引入到端砚创作中,并与现代山水砚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端砚从民间民俗中走出来,更加有诗情画意,更加有文学意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在传承的基础上,继承家族的浅刀、平刀等刀法的雕刻技法,致力于现代工艺云龙、人物、山水以及花果等工艺雕刻,刀法精练,造型准确,同时进一步加入深刀雕等元素,使作品更加丰满,具有栩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对砚璞因材施艺,因石构图,去粗存精,认真构思,并考虑题材、立意、构思、形制以及雕刻技法,如刀法、刀路。雕刻端砚线条清晰,玲珑浮凸,一目了然。端砚雕刻主要有深刀(高深雕)与浅刀(低浮雕)雕刻,还有细刻、线刻,适当的通雕(镂空)。
主要成果
1、《群龙追凤》砚获得2006年第四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金奖;
2、《三星》砚获得2006年第四届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银奖;
3、《星月伴云龙》砚在2008中国(深圳)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
4、《龙腾太空》砚在2009中国(深圳)第五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
5、《江峡景色》砚在2010中国(深圳)第六 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6、《纵横九天》砚在2010中国(深圳)第六 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7、《龙腾星辉》砚获得2011年“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银奖;
8、《子孙万代》砚获得2011年“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
9、《鼓乐龙腾盛世》砚在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银奖;
10、《闹春》砚在2011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11、《月满西楼》砚在2011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12、《凝聚图》砚在2012年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银奖;
13、《腾龙逐星图》砚在201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14、《月照江南满园春》砚在201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15、《祥瑞福泽》砚2012年在第十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16、《群英河塘会》砚在2013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17、《圣贤论道》砚获得2013年第31届中国文房四宝博览会金奖;
18、《凤呜朝阳》砚在2014年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银奖;
19、《国色天香》砚在2014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20、《四海升平》砚在2014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21、《欢天喜地》砚2014年在第16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2、《葵龙》砚2014年在第16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3、《暗八仙》砚在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银奖。
24、《鼓乐》砚2015年在第17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5、《龙腾盛世宝鼎》砚在2016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26、《鼓乐砚》在2018年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得“工艺美术飞花奖”金奖;
27、《兰亭》砚在2019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28、《仿古砚》(证书编号:20180012)2018年5月被肇庆学院博物馆收藏;
29、2015年8月在《广东工艺美术》(粤内登字0第10239号)发表题为《端砚的传统形式浅谈》论文;
30、2015年8月在《广东工艺美术》(粤内登字0第10239号)发表题为《端砚中的民俗题材》论文;
31、2018年7月获得制作“肇庆府城命名900周年纪念砚”优秀工作者称号;
32、2018年10月被评为“首届肇庆市制砚艺术大师”“首届肇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33、2019年4月26日在星湖艺术馆举办“首届肇庆市制砚艺术大师作品展”。
从艺感悟
端砚雕刻艺术承载着历史传统的艺术精神,携带着历史文化的基因,有着永恒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端砚雕刻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人们可以从中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端砚雕刻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弘扬雕刻艺术,加深对端砚的了解与认识,让端砚雕刻艺术在民族文化中得到发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