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1990.6-1992.1浙江义乌泉马工艺品有限公司木雕设计·彩绘;
1992.2-1993.7浙江嵊州泥塑厂泥塑设计室设计师;
1993.8-2003.6广东佛山四方酸枝工艺厂红木圆雕人物设计制作;
2003.7-2019海南海口龙华阿祥珍材雕刻工作室木雕总设计;
2013.10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进修中国民间手工艺传承人高级研修班;
2017.11在宁波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中国民间工艺高级研修班;
2019年被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评为“南海工匠”,“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
2019年9月16日-9月21日参加了海南省文联 “不忘初心 车记使命,弘扬西柏坡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
2019年11月11日-15日参加 “2019年海南省文联系统自贸区(港)建设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2019年被海南省文联评为“十百干万文艺名家;
2019年荣获第六届中国民问艺术产业示范展中国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精英奖;
2020 年入选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
2021年海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一届海南自贸港职业技能大赛-工艺美术行业技能竞赛荣获木雕工项目金奖。
技艺简介
木雕讲究从“有法”到“无法”对手艺人来说,技艺和艺术必须兼得。
技艺,这是基本,马虎不得。每次在木头上动刀前,黄黎祥都会先构思出一幅素描,再用泥塑雕出雏形,最后进行雕刻,“除了苦练刀工,黄老师还系统学过水粉、油画、素描、书法等,这给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到了后期,黄黎祥的刀法基本无规律可循,大多是跟着感觉走,“有法”慢慢变成了“无法”。完成一件木雕作品,从黄黎祥手中溜走的废料很少,他很少会为了呈现某一特色而锯掉看似多余的木头,大多会依照木材本身的肌理纹路进行雕刻,“木雕作品取之于木头,对它而言,木头的全部构成了木雕作品的灵魂,残缺的木就让它继续残缺好了,这是独属于木雕的缺憾美。”
主要成果
2005年根雕作品《天问》荣获海南省首届根雕艺术精品展银奖;
2012年黄花梨作品《山鬼》获“海南省民间艺术精品展”精品奖;
2014年沉香雕作品《香山传奇》荣获第一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 民间文艺类作品奖;
2014年雕塑作品《寒江独钓》 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海南“美丽乡村•风情小镇” 景观雕塑全国邀请展;
2016年木雕作品《鹿回头》获第二届海南文化产业博览会 -优秀创意类金奖;
2017年作品《黎族五方言(五件套)》荣获第三届海南民间艺术精品展评比特等奖;
2017年作品《黎族五方言(五件套)》获海南文艺最高奖“南海文艺奖”一等奖;
2018年木雕作品《民族魂》入选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
2018木雕作品《 和平之春》入选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
2018年作品《西沙女民兵》、《鹿回头》、《黎人采香图》沉香雕等被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中国南海博物馆、中国民间艺术示范基地、海南省博物馆收藏;
2018年书法作品在“迎大庆•颂党恩•赞北海”输墨轩杯第十三届北海市书法临贴展中,被评为入展作品;
2021年抗疫作品《疫不容辞·最美天使》入选全国2020“经典工美作品大赛”;
2021 年木雕作品《大美黎妹》获省人社厅等主办的首届自贸港职业技能大赛金奖;
2021年木雕作品《木棉花开敬英雄》在“百家争铭、天涯匠心一一海南工艺美术家作品展”中荣获金奖;
2021年木雕作品《木棉花开敬英雄》被海南省博物馆收藏;
2021年木雕作品《大美黎歌一久久不见久久见 》荣获第十二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传统组 优秀奖;
2022年木雕 作品 《黎族五方言》 《西沙女民兵》入选 “锦绣丹青・源脉传承海南省非遺美术作品展”;
2022 年国画作品《使命》成功入选中国文艺网、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喜迎二十大讴歌新时代—新文艺群体优秀书画作品网络展”;
2023年黄黎祥费登科创作的民族魂-《鲁迅》在“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23年黄黎祥、周凤姣创作的木雕《海青天》在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中荣获金奖;
2023年黄黎祥、费登科创作的民族魂-《鲁迅》在绍兴市工艺美术 “兰花奖”暨第六届绍兴市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得金奖;
2023年黄黎祥、费登科创作的和平之春-《齐白石》在绍兴市工艺美术 “兰花奖”暨第六届绍兴市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得铜奖;
创作业绩被中央二套、中央四套“远方的家”“探索发现”“走遍中国”“华夏地理”“海南日报”“广西日报”等栏目、报刊、杂志专题播报刊出。
从艺感悟
“优秀的根雕师,要具备运斤如风的本领,能够把材料的缺点变为优点,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黄黎祥感触很深,他在雕刻时,不动则一刀不动、动则精雕细琢,尽量从艺术的角度让作品有反差、有对比、有冲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