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王志鹏,1985年出生于素有“长城博物馆”美称的张家口,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和书风的滋养,从小酷爱美术,对中国传统玉雕有强烈追求和美好向往,早些年间对和田玉雕刻有着卓越的见解,后来在此基础上,深耕黄龙玉雕刻研究。
2006年毕业于张家口学院,求学期间就能在毫厘间雕刻的大千世界捕捉到黄龙玉的神韵和独特的意境,受到了玉雕知名大师的指导,正式启蒙。
毕业后,他便充满热情的投入到玉雕技艺研究学习中,后来凭借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优秀作品,在玉雕行业大放异彩。
他创作的玉雕作品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清新雅致,文化气息深厚,让玉雕作品富有创新价值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底蕴与内涵。
在雕刻过程中,他强调人物的神态、人物与环境的交融,寓情于景,和谐自然;题材多源自于生活与中国古典文学,风格朴实、淳厚、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趣。
技艺简介
王志鹏认为,玉雕作品是雕饰与质地(料)的绝妙结合。他在雕刻的过程中主张要将雕和质(料)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以质害雕饰,也不以雕饰害质,将先天的美质与后天的文饰结合起来。
他致力于黄龙玉雕刻艺术的创新和玉文化研究,凭借自身厚实的文化底蕴,以独特的视角发掘黄龙玉的本质,巧妙融合圆雕、浮雕、阴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雕刻出的作品层次分明,细腻雅致,从局部到整体均统一于圆润的基调中,让黄龙玉的天然美与作品的工艺美完美融合。
在雕刻的过程中善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雕刻技巧,把黄龙玉的色彩美和工艺美发挥到极致。
黄龙玉玉雕作品追求鲜活高雅、清新自然、并富于人文气质的表达;黄龙玉动物玉雕作品强调生命张力的传递,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于抒情中折射出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清”与“轻”成为他作品中最为突出的审美标志。
我们深知,在传统玉石中,黄龙玉具有灵性,能够给人辟邪挡灾,长期佩戴有利于身心健康。黄龙玉极其温润,如同曼妙女子,不仅有着美丽外表,还有着丰富的内在。于是他将黄龙玉雕刻成精美花卉,巧妙的把花卉的清雅之气与黄龙玉的剔透精灵融合一起,又结合了当代的设计、纯净的形式、独有的黄龙玉雕刻工艺,展现了一幅美好祥和的意境,让人眼前一亮,俘获了一大批观赏者,被越来越多人喜爱。
主要成果
他汲取了传统和田玉雕表现技法以及儒雅风范,使得作品构图简洁、主题突出、尤其注重对意境的刻画与表现,既融入了浓郁的个人风格,也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取向,2012年被新疆宝玉石协会授予“新疆玉雕鉴赏大师”。
2013年众多喜爱玉石的爱好者,邀请王志鹏做玉石鉴定工作,他利用只言片语、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让那些对玉石基础知识比较匮乏,却盲目投身“买和田玉”和“炒和田玉”的消费者一些意见,增强他们的鉴别能力及和田玉鉴定相关知识。
2014年凭借优秀作品古朴端庄,沉稳大气,但质朴中不失精美,厚重里带有灵秀,被民间文艺协会授予“民间玉雕美术家”称号;
2015年凭借优秀作品构思巧妙,俏色运用独到,富有水墨、江南艺韵,将工艺与艺术很好的融为了一体,被评为“工艺美术大师”。
2017年被中国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玉雕工艺美术鉴定师”。
2019年他结合对和田玉的理解和钻研,获得了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颁发的“珠宝玉石鉴定评估师”职业技能证书,为众多玉石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鉴赏建议和指导,为玉石领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0年获得了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颁发的“玉雕师”职业技能证书。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作品相册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成品展示
人物评价
王志鹏大师在玉雕创作上题材比较广泛,在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使他在玉雕创作上更加游刃有余,不管是人物、动物,还是具有人文风情的摆件都能轻而易举的雕刻出来。
玉石雕刻作为一门技艺深厚的传承雕刻工艺,便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沃土之中,历经萌芽、发展等不同阶段,形成了如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中国技艺,而他身为黄龙玉玉雕匠人就是玉雕艺术中最重要的技艺传承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就是对人情操的陶冶,玉文化只是其中一种。王志鹏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愿意去了解中国传统黄龙玉文化的魅力,一件又一件栩栩如生的作品背后,是他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坚持和磨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喧闹中觅得一处安静,雕琢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让中国黄龙玉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