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陈传发 陈传发
艺术值1000
向Ta提问

 陈传发,1973年生于安徽凤阳。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鸟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由于长期致力于南笼的传承和发展,以艺术雕刻、镶嵌和笼式花样的变化在鸟笼制作界独树一帜,尤其在机制产品充斥市场的环境下,牢牢秉承传统的手工制作鸟笼,包括牙劈丝、玉石雕刻、竹刻和微雕等因材施技、综合运用之举,得到业内、藏家的欣赏和认可,逐步在全国鸟笼制作行业确立起引领地位。

  • 姓名
    陈传发
  • 出生年月
    1973年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安徽凤阳
  • 职业
    制笼师

社会职务/身份

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鸟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员
上海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从艺经历

       陈传发,1973年生于安徽凤阳。1991年从艺以来一直从事“笼鸟”手工技艺及相关专业研究开发工作。1993年出师后曾在苏州皮市街附近的西花桥巷为人修理老笼和制作新笼,作为职业生涯的见习期,在这修复的过程中对笼艺及其中国传统文化又有新的揣摩和理解。因师门技艺源自上海,1996年后来沪发展,先后在三林镇、七宝镇、宝山菊泉故里开设个人工作室,并作为项目带头人将失传的老笼技艺重新发掘,其中还利用为藏家修复鸟笼藏品的机遇,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修复拆解而力求复古中的创新。

       2013年其作品作为行业内工艺最好的藏品入驻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

       由于长期致力于南笼的传承和发展,以艺术雕刻、镶嵌和笼式花样的变化在鸟笼制作界独树一帜,尤其在机制产品充斥市场的环境下,牢牢秉承传统的手工制作鸟笼,包括牙劈丝、玉石雕刻、竹刻和微雕等因材施技、综合运用之举,得到业内、藏家的欣赏和认可,逐步在全国鸟笼制作行业确立起引领地位。

       潜心于南笼制作技艺的陈传发为了能将南笼工艺推向极致,目前在传习所带有多位徒弟,成为南笼制作技艺在上海的主要传承人。并多次举办了一系列非遗公益活动,不断推动以海派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笼鸟文化的创作发展。

主要成果

2011年绣眼笼与吴门画苑在苏州革命烈士博物馆展;

2013年“福在眼前”一套小叶紫檀笼被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2016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文化节笼艺展;

2016年世界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2016年上海图书馆“指尖上的国粹”收藏联展;

2016年第二届中国(张家港)长江流域民间艺术博览会;

2017年苏州故宫学院苏工讲堂《笼嵌之巧》及鸟笼特展;

2017年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

2018第五届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体验馆;

2018年澳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古代艺术国际博览会;

2019年第六届上海淘宝(收藏)文化节,体验馆;

2019年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格古匠心”上海非遗精品联展;

2019年在龙现代艺术馆主持举办长三角笼鸟文化交流会—南笼制作技艺论坛;

2019年申请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0年成为市级非遗南派鸟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20年作为项目带头人在宝山区组织成立非遗联盟保护基地,致力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陈传发的作品-01.jpg
陈传发的作品-02.jpg
陈传发的作品-03.jpg
陈传发的作品-04.jpg
陈传发的作品-05.jpg
陈传发的作品-06.jpg
陈传发的作品-07.jpg
陈传发的作品-08.jpg
陈传发的作品-09.jpg
陈传发的作品-10.jpg
陈传发的作品-11.jpg
陈传发的作品-12.jpg
陈传发的作品-001.jpg
陈传发的作品-002.jpg
陈传发的作品-003.jpg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社会职务
  3. 从艺经历
  4. 主要成果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