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李永利 李永利
艺术值1000
向Ta提问

李永利,男,生于1980年辽宁朝阳,是核雕界的学院派领军人物之一,作品具有一种精神力量,看得到人的内心世界。天人核依雕刻艺术工作室创始人,沈阳市核雕协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年来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深受广大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与收藏。

  • 姓名
    李永利
  • 出生年月
    1980年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辽宁朝阳
  • 职业
    核雕师
  • 主要成就
    2006年创立“天人核依”雕刻艺术工作室
  • 人物关系

社会职务/身份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沈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沈阳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
沈阳市核雕协会会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天人核依雕刻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从艺经历

 李永利从小生长在辽宁朝阳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他的身心,美丽的家园滋润着他的灵性,从小喜爱绘画、篆刻和雕刻的他,总是在帮助家里干活或学习后的时间,不是在地上用木棍写着画着,就是找张废纸描画着心里的图卷。家里的条件不好,父母整日忙碌,却收入甚微。朝阳是辽宁西部最干旱的地带,常常是辛苦一年,到秋天却是颗粒无收。永利在上中专的时候,家里能够东拼西揍勉强地交上学费,而生活费就没了着落,完全靠他自己了。永利把课余时间全部用在赚钱上,很庆幸他一直喜欢的雕刻帮了他的大忙。创作点小作品,刻上一个手把件,然后到路边摆上摊,20,30元一点点拼凑。解决温饱的同时,让永利更高兴的是有人认同他的作品,肯定了他的价值,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从而也更坚定的走上这条雕刻之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中专毕业之后,他选择继续深造,他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次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机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四年仍然是半工半读,就这样,在其他同学依靠父母无忧无虑的享受大学生活时,永利已经能够利用雕刻养活自己了。然而,对核雕艺术的热爱和痴迷,促使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厚的工作,选择忠于自己的理想,继续雕刻之路。
任何一个成功者,他的成长之路都不是平坦的。永利的创作也是一路艰辛。多年来,美术、雕刻熬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各种石头上雕刻,各种木头上雕刻,他记不得 刻了多少作品,也记不得刻坏了多少把刀。他特别喜欢用刀刻东西的感觉一次偶然机会,永利得到了一本书,内容主要介绍苏州的橄榄核雕,当时在北方,还几乎没有人尝试过这种题材。永利想,能不能自己在北方首开先河呢。几经周折,寻找到几枚橄榄核原料后,就开始琢磨设计,画稿,大型,抛光,成品,一发不可收拾,永利彻底彻底爱上了这个传统的橄榄核雕。并且在2006年,在沈阳的古文化中心,盛京古玩城创建了“天人核依”雕刻艺术工作室。天人核依工作室是东北首家致力于核雕艺术创作,文化研讨、技术传承的专业团体,李永利追求天、人、核三者合而为一的创作理念。从而取法“天人合一”的谐音为其工作室命名。名字取得很巧,孟子说:“天与人,一也。”“天人和一”是中国人哲学框架下的理想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生。所谓“技近乎道”是以技慕道,技术精湛而接近于道。由此可知,永利之“天人核依”是依核雕之技艺而追求“天人和一”之境界,其用心可谓良苦。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品高华,气度不俗,有仁德之心,方可慕道,于艺则可以“游”。多年来,为了核雕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永利老师开门纳徒,广收弟子,抱多年来潜心得来的“不传之秘”亲传他人,带出了大批优秀的核雕创作者,有的已经是核雕届的中坚力量,使天人核依工作室成为东北核雕的源流地。如今,永利老师桃李满园,带出的学生已有百余人。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李永利的作品-01
李永利的作品-02
李永利的作品-03
李永利的作品-04
李永利的作品-06
李永利的作品-07
李永利的作品-08
李永利的作品-09
李永利的作品-100
李永利的作品-111
李永利的作品-166
李永利的作品-122
李永利的作品-133
李永利的作品-144
李永利的作品-155
李永利的作品-05

人物评价

李永利先生生于1980年,是核雕届的学院派领军人物之一,李永利的作品具有一种精神力量,看得到人的内心世界。“录·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这是李永利艺术创作的基本准则。他说:“刻刀下要捕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而是要表达出一个人内在的情感和思想。”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是李永利先生一贯的精神目标,也是他在艺术之路上的坚持。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社会职务
  3. 从艺经历
  4. 人物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