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汤秋影,籍贯:湖北省,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系硅酸盐专业。汤秋影童年居住在陶瓷厂区密集之地——戴家弄。以父亲红光瓷厂为中心,前门左边是光明瓷厂,远点曙光瓷厂。右边是红旗瓷厂,远点红卫瓷厂,后门对面景兴瓷厂、红星瓷厂、华电瓷厂。满目都是陶瓷,青花、玲珑、纹片、白釉、颜色釉、雕塑瓷、日用瓷、装饰瓷、工业电瓷,真正瓷的世界。父亲五十岁生下秋影后,从秋影能听懂语言,就抱着秋影在那片瓷土地上给秋影讲解瓷的工艺,瓷的故事,领着秋影在戴家弄港口码头看着被稻草包装好的瓷器销往全国各地及外销。为小秋影心中埋下瓷的种子,血管输入瓷的血液,身上烙下瓷的烙印,打开眼前瓷的世界。据说,市政府已计划将童年居住地上建立一民窑博物馆,那块土地记载着景德镇建国后陶瓷百废待兴至陶瓷国营产业走向繁荣昌盛过程,几代陶瓷工作者恢复和创造陶瓷的历史,有着非常伟大的史学意义。
解放前,父亲和祖父生产的豆青、茶叶末、郎红、乌金等颜色釉瓶远近有名,景德镇当时主要集中在麻石弄附近售卖,由戴家弄港口水路运输出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号召共私联营成立合作社,父母亲为新中国第一批带艺由合作社后分至,母亲为红星瓷厂,资源整合父亲安排至红光瓷厂。
50年代,父亲听从厂里安排,从陶瓷原料,工艺成型,到烧成,工作兢兢业业支持国家建设。期间,父亲设计绘制青花“乌龙吊珠”是行业劳模。
60年代,厂里生产石膏大批出问题,父亲被调往石膏组,父亲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石膏未炒熟含大量有机物及杂质,改善炒石膏时间,挑选杂质,问题得到解决。
70年代,容易沉淀的白釉使得浸釉女工,在大冬天,不得不用双手在冰冷的釉水中搅拌,使得双手生冻疮,而且沉淀釉水易缩釉,产品容易有缺陷。父亲向厂里建议增加釉中粘土原料,调整配方,使其不易沉淀,,解决这一难题。
70年代末期,姐姐带艺内招进入红光瓷厂技术科,从事釉料工作,标志世家陶瓷新一代陶瓷传承开启。
80年代,进入技术科的姐姐跟着父亲全面学习,其间父亲带着姐姐和小秋影踏遍景德镇矿区,由于矿盐种类繁多,有岛状的橄榄石,层状的石英,环状的蒙脱石,父亲一一识别告知。寿安瓷石偏绢云母类,瑶里釉果接近釉质,陈湾宜配制花釉,三宝瓷石含钾、钠较多,宜配制裂纹釉。寻遍古陶瓷遗址,湖田、杨梅亭、白虎湾、浮梁、三里庙、御窑厂、龙珠阁,站在古老的土地上,拿着历史遗留下的瓷片,讲解着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釉水及坯体特点,小秋影一一记于心中,为日后复制不同朝代釉水及青花料打下基础。父亲把瓷的血脉传承给大家,瓷情在小秋影心中油然而生,一往情深,以至因爱成痴,确定一生将瓷作为探讨方向,为日后报考陶瓷大学埋下伏笔。
90年代,求学阶段。秋影就读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材料硅酸盐专业,理论系统学习,从工科基础课程,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岩相学、材料科学与基础、陶瓷工艺学、玻璃工艺学、先进陶瓷工艺学、建筑陶瓷工艺学。此阶段的秋影不断学习,不断修炼内功,成就内心最核心的底蕴。
90年代,伴随改革之风,高安作为建筑陶瓷生产基础,91年,父亲被邀请改善其建陶工艺,年青的秋影暑假2个多月陪伴父亲身边,看着父亲从源头精心挑选原矿材料,细心配比坯体和釉料,耐心等候长时间球么,釉烧结果。当时研发的白釉较其传统白釉,白度提高,且不易产生后期龟裂,适于操作使用,大大提高成瓷率。
92年春节后,云南省玉林县发现大量矿土,当地政府有意发展旅游陶瓷文创文化产业,秋影陪同父亲参观并出策,提出在云南这片土壤肥沃,盛产玛瑙、翡翠、玉石土壤上复制官窑和汝窑,有文史记载,古人每配制官窑和汝窑必引入玛瑙,翡翠入釉,当地政府领导拍手称赞,要求父亲作为人才引进。
93年—94年,秋影应广东省东莞国营寮步瓷厂邀请,担任技术科釉料监测员,监测釉料细度、粘度、硅、铝,含铁及各种微量元素,将其数据化,引领工人科学的在数据化下生产工作,去其盲目,提高成瓷率,使的国营厂增产、增量、增收,被全厂工人及领导广泛佳评视作工艺神人。
95年,日渐成熟的秋影预感陶瓷复兴来临,尝试将釉料作为产业,一个大胆的想法,开设颜色釉厂,让陶瓷工作者及艺术家可以有美丽的釉水装饰成品。率先在老厂路口开设颜色釉料门市部,迎合单一市场需要变化需求,一时上门求釉的络绎不绝,将老厂带动成釉料产业街,改变市场单一青釉现象。自此,陶瓷市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为九十年代,21世纪至今陶瓷市场繁荣功不可没。
96年,前往河北保定参观考察定窑,定窑主要以白釉为主,它最为重要的成就“覆烧法”和“火照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空位,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型变形,可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98年,随父前往杭州复兴路闸口乌龟山西麓,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参观,官窑瓷器造型端庄,釉色莹润,薄胎厚釉。
90年代末—21世纪00后至今,陶瓷迎来空前复兴繁荣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流派产生时期。景德镇陆续出现各种风格瓷器密集区,其中樊家井以仿古为主,老厂以综合装饰为主,三宝以院校师生创作陶艺为主,新都以茶具为主,罗家坞以精仿为主,哨叽坞以高档仿古白胎釉上加以粉彩、古彩为主,等等。在此大好繁荣时代下,青璞秋影釉料产业供不应求。民间作坊、官方礼品用瓷,政府城市建设用瓷纷纷预约、预定釉水。
其间,此时秋影已因爱成痴,由爱疯狂。几乎倾其生命,耗尽所有精力和体力,诠释每个釉料,成功复制出清澈透底,温润如玉的宋湖田影青。复制出元、明、清不同朝代和时期青釉及青花料,还成功复制出老父亲心心念念的清代颜色釉,鳝鱼黄、豆青、茶味末、郎红、乌金。樊家井抚州佬闻风赶来预定仿古青釉及青花料。老厂艺人赶来预定湖田影青作现代雕刻装饰用。院校师生赶来预定锌钛着色的窑变花釉。青璞秋影为艺人们提供釉料,为陶瓷90年代至21世纪至今景德镇陶瓷市场繁荣文艺复兴起着推波助澜作用。被邀请作客“陶瓷纵横”与昌南对话,特邀坐谈讨论釉料前尘及未来。景德镇陶瓷发展史将图上浓重一笔。
03年,由已故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陆军设计制作昌南生态路大型青花壁画,其釉料由青璞秋影提供。
04年,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设计制作,景德镇三院门口文化墙,其釉料由青璞秋影提供。
06年,由旺龙公司承制,陶瓷大学教授何炳钦设计、安装于景德镇主干道路东一路、东二路、陶瓷大学门口、珠山迎宾大道、陶瓷灯柱釉料由青璞秋影提供。
07年,受《景德镇陶瓷》杂志社邀请为《景德镇艺术陶瓷作品珍藏》书籍担任编辑。
09年,经过产业化大洗礼,此时秋影理论与实践丰富,专业强硬。
于09年3月,在核心刊物《陶瓷研究》发表论文《浅析景德镇民间陶瓷发展特征及现象》。
同年09年7月,荣获浙江省龙泉市首届“龙泉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09年10月,作品《龙泉传统青瓷制作工序》被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永久收藏。
10年3月,秋影于《景德镇陶瓷》发表学术专业论文《青瓷釉的缺陷分析和克服措施》。
10年4月,秋影复制的清代豆青釉水烧制的《娃娃鱼》于10年4月获得国家外观专利。
10年5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房,由龙泉青瓷博物馆钟琦书记编写《龙泉青瓷》大幅介绍浙江省龙泉市首届大师汤秋影。
10年10月豆青瓷作品《满载而归》被龙泉博物馆收藏。
11年9月作品《龙泉青釉领头羊瓷雕》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11年作品《云龙纹长颈瓶》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11年,复制南宋官窑粉青釉于11年12月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2年,应邀湖北美院就乐烧釉急冷急热不易硅裂问题研讨。
14年,秋影复制清代鳝鱼黄釉装饰六足竹节笔筒于2014年4月获得国家外观专利。
15年,应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西省电视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赣风》纪录片摄制组、景德镇文化局、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浮梁县文化局邀请,拍摄《青花珠明料锻烧技艺传承人》19分钟纪录片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材料于8月份在中国电视9台、中央电视10台,江西多个电视频道循环播出。
15年,应江西省宣传部、景德镇文化局、联合瓷都晚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力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传承培训颜色釉项目导师。
16年,应黑龙江哈尔滨工学院邀请,给其陶艺系学生讲解“陶艺与材料综合运用”。由秋影和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柳粤、青年陶瓷艺术家杨睿曼,哈尔滨工学院联合研发冰花釉,冰花釉装饰礼品瓷作为黑龙江省接待中外国家领导国瓷和政府礼品用瓷。
16年,景德镇青璞秋影釉料被景德镇市科协命名为景德镇市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应要求积极开展“科普场馆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科普宣传,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贡献。
16年,应邀参与文化部主办、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制作技艺》培训班。
17年底,被评为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7年,再次应邀参与文化部主办、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制作技艺》培训班。兼于秋影专业性强,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教授陈子达任命秋影为培训班主管班长及专业代表答记者招待会,中国陶瓷频道、浙江省及杭州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17年,和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柳粤、英国大学亚非学院硕士研究生黄辰重启丝绸之路,千辛万苦远赴撒哈拉沙漠,漂洋过海赴北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萨菲国家陶瓷博物馆传播中国元素陶瓷文化,促进中非文化交流。
18年,回国后,非洲瓷的质朴、美丽久久难以忘怀。创作灵感激发,研发出新生代化装土“粉影”。填补国内用泥巴做化装土,死板,粗糙的局面。
19年,再接再励研发出国内断层的“志野”。国际陶艺家用英语称呼“shino”。因其普通窑烧出柴烧效果,有自然落灰,火器红色等柴烧效果。全国各地陶瓷美术工作者蜂拥而至睹“志野”。世界各地艺术家千里迢迢来瓷都朝圣的,也慕名为“志野”釉而来。
主要成果
2007年11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获“金奖”;
2007年11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获创新艺术银奖;
2009年,《龙泉传统青瓷制作工序》被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3月,论文《浅析景德镇民间陶瓷发展特征及现象》在《陶瓷研究》第5期发表;
2010年,豆青作品《满载而归》被龙泉博物馆收藏;
2010年1月,粉青釉料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1010101768.X;
2010年,论文《青瓷釉的缺陷分析和克服措施》在《景德镇陶瓷》第2期发表;
2010年4月,镇纸《娃娃鱼》,专利号:ZL201030134938.5;
2011年9月,作品《龙泉青釉领头羊瓷雕》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1年9月,作品《云龙纹长颈瓶》被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2014年3月,笔筒《六足竹节》,专利号:ZL201430048365.2;
2016年6月,青璞秋影工作室被景德镇科协评为科普教育基地;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人物评价
对于这个异常吵闹的世界,秋影是沉静的,但她的沉静不是软弱,而是隐藏另一种力量。对于所有荣誉,一路掌声,喝彩声,秋影一直看得淡。近年来,秋影经常名寺古庙,晨钟暮鼓,将手中发扬的青璞秋影釉业交给儿子、女儿、义子、义女们,给他们更多实战、锻炼、成长空间。人就像她研发的温润釉水,温润的,柔软的,愉悦的,谦谦女子。不争,不抢,独自专心,愉悦,满足做自己喜欢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