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林宁,翡翠雕刻师,1979年出生于福建厦门。
2001年 毕业于集美大学艺术学院,师从于资深工艺师林勇生(施禀谋大师门生)。
2003年 于广东省平洲设立“白皮书翡翠雕刻工作室”。
从艺近二十年,其获得亚洲工艺美术大师、当代翡翠雕刻大师等多项荣誉奖项。
主要成果
2014年 中国玉石雕刻“玉都杯”《轮回》获得铜奖;
2015年 中国玉石雕刻“玉都杯”《春回大地》获得银奖;
2016年 广东揭阳玉石雕刻“扬帆杯”《四海归一》获得银奖;
2018年 第十届上海“玉龙奖”《潜龙》获得银奖;
2018年 第十届上海“玉龙奖”《度母》获得最佳创意奖;
2018年 广东省第三届大明宫“琢越杯”暨“天工奖”《孟章》获得工艺奖;
科研论文:
1.《从赠与及寄托草约看福开森对中国艺术的贡献》,《美术研究》(CSSCI期刊)2011年第4期。
2.《华侨招待所与民国首都的美术记忆》,《美术研究》(CSSCI期刊)2013年第2期。
3.《堙没的星光:中国雕刻师协会第一届展览会》,《新美术》(CSSCI期刊)2014年第1期。
4.《孙中山铜像竞赛与中国雕刻学会的成立》,《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年5月28日。
5.《武器与工具:战时东南木刻用品机构的经营与发展》,《鲁迅研究月刊》(CSSCI期刊)2015年第1期。
6.《战时浙江木刻研究社第一期木刻函授班的历史创举》,《鲁迅研究月刊》(CSSCI期刊)2016年第5期。
7.《韩中佛藏刻经与文化景观—以韩国陕川海印寺与中国南京金陵刻经处为中心》,《汉语教学与研究》(第16辑),首尔出版社,2015年12月。
8.《前五届全军美展的历史考察》,《解放军美术书法》2014年第4期。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与民族性:民国美展研究”(15BF070)。
2.主持201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抗战时期浙江新兴木刻运动研究”(13NDJC148YB)。
3.参与韩国2016年度全球研究项目“韩国传统山寺与中国江南地区山寺文化景观研究”。
4.主持2007年度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07CW02)“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江 南佛教考古与艺术研究”(交叉学科合作)。
5.参与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08BF37)“中国古代雕塑风格演变研究”(项目主 持人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主持子课题“中国罗汉雕塑研究”。
6.参与大型社科项目“中国佛教通史”(项目主持人南京大学哲学系赖永海教授),负责唐宋 之间佛教造像研究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