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以前做焖子都是用馒头芯当主料。我开始做焖子的时候,尝试用肉和地瓜粉做主料。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最终研究出了现在这种肉焖子。”回忆起当年做焖子的情景,张世杰依然记忆犹新。她做焖子的手艺传承于她的公公周长贵,当年,周长贵是村里的“大厨”。张世杰清楚地记得,20世纪70年代,公公做的焖子就是村里婚丧嫁娶时的一道特色菜。那时物质比较匮乏,焖子是用揭了皮的馒头做主料,现在村里60岁左右的人几乎都会做。后来条件好了,菜品多了,做焖子吃焖子的也渐渐少了。
张世杰在许营镇是第一家卖焖子的,1999年,她从公公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对制作焖子的手艺进行改良。由于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浪费掉的东西不知有多少。张世杰说:“做产品我感觉跟做人一样,必须用心去做,货真价实。”
“聊·胜一筹!”是近年来聊城市重点打造的农产品区域整体品牌,是聊城精致农产品的耀眼名片。2023年底,“张世杰焖子”正式被“聊·胜一筹!”品牌授牌,标志着“张世杰焖子”所属的山东张世杰聚鑫源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聊·胜一筹!”品牌标识授权使用单位,这无疑是“张世杰焖子”品质的有力证明。
目前,联合社旗下已成功申请“许营好品”“巢牧源”“巢父”等品牌,联合社与生产企业建立委托商模式,推出“许营好品”系列产品,陆续研发、生产出香油、芝麻酱、五珍芝麻丸、黑芝麻丸、熟芝麻等系列产品。
技艺简介
张世杰深挖本地特色美食,结合现代人的口味,对焖子进行了多次耐心改进升级,将传统焖子和现代人的口味勾连的水乳交融,形成了现在独具风味的张世杰焖子。“
她说:“我是看质量不看利润,这也是20多年来客户一直认可‘世杰焖子’的原因”。
张世杰的焖子工艺烦琐,制作起来需要17道工序。“世杰焖子”继承了鲁菜特点,选料考究,以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济南淀粉、阳谷粉条和本地猪肉为原料,做到量材使用,物尽其用。20余年的焖子制作经验是保证“世杰焖子”味道与口感的基础。制作起来首先要将洗净沥干的葱、姜、猪肉剁碎。为保持食材原味,对刀工的要求十分严苛,需要做到刀底抬起、猛落下、急抽刀。粉条、淀粉要提前用水浸泡、软化,水温的控制非常关键。粉条需要切成小段,它是焖子成型的重要“筋骨”。然后,再将淀粉糊、葱、姜、肉末、粉条充分搅拌,其间,要适时添加料水,把搅拌糊状的料倒入笼屉中摊开,用双手拍打混合抹平,上炉大火猛蒸。蒸焖熟透后的焖子下笼屉割块,晾凉后就可以通过各种烹调方式食用了。“世杰焖子”这种纯手工制作的工艺花费时间较长,却也是焖子品质的重要保障。
从艺感悟
张世杰称:未来,我们将在“聊·胜一筹!”品牌的引领下,不断提升工艺,开拓市场,让“张世杰焖子”走出聊城,进入到更多人的餐桌上。
“有可能的话,我还想租片地,建一处厂房,把许营焖子的品牌彻底打到全国。既带动了就业,还能创造收入。”张世杰说,这是她目前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