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百科

刻瓷艺术家齐乃义: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刻瓷艺术家齐乃义: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齐乃义,1931年12月出生,笔名齐放。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幼年只读两年半书,主要靠个人努力,自学成才。曾从事过护士、党群、新闻、宣传、史志等职业。1991年12月在淄博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离休。参与主编《淄博市志》《淄博年鉴》《淄博四十年大事记》;个人专著《笔耕导录》。曾被评为山东省地方史志系统先进工作者。离休后,为了安度晚年,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于1994年开始学习刻瓷艺术。
        俗话说:“人过六十不学艺”,可是他却不信这个理。离休后,手持刻刀,透过老花镜,于“叮叮当当”的刻瓷节奏中,在陶瓷器皿中錾出各种美丽的图画或人物,博得了众多老人的青睐和赞赏。几年来他的刻瓷艺术作品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在老年刻瓷队伍中崭露头角。曾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有的作品飘洋过海送给国际友人。1999年国庆节前夕,他在北京当代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个人刻瓷艺术展,引起了强烈反响。

        现为中华当代民间艺术协会会员、中国陶协刻瓷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淄博市老年刻瓷艺术协会副理事长。
        说起学刻瓷的事来,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呢。刚离休时,女儿下了班在家“叮叮当当”的刻瓷声,把他弄得六神不安。细心的老伴看出了他的心思,关切地对他说:“老齐,咋离了休在家闲呆着心里不痛快吗?”
        “是啊,心里乱糟糟的!”齐乃义不耐烦地对老伴说。
        “这不要紧,可以领着小外孙出去散散心。”

       他一生最多的嗜好是读书学习,每天除了看看外孙之外,其余时间他就读书看报。女儿刻瓷时他就走出去。时间长了,他想光躲着也不是个办法,还是面对生活,找种乐趣。以后他细心的观察女儿刻的瓷盘,有人物、花鸟、山水、小动物,他奇怪地问女儿:“画都是画在纸上,怎么刻在瓷盘上也行?”“爸,这是刻瓷艺术啊!”每次女儿在雕刻一件艺术作品时,他都坐在旁边聚精会神地认真观察研究一幅作品的选材、构图到着色上釉,最后,到制作出完整的艺术作品。一天,女儿刻好一件小动物作品呈现在他面前。女儿问他:“爸,你看这个小动物像不像?”“这猫很像,和真的一样。”看到女儿雕刻的一件件主题鲜明、刀法细腻、形象逼真的艺术作品,他对此萌发出了一些兴趣,决定尝试一下。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女儿把刻瓷的工具小锤、刻刀、瓷盘、绘图……都为他准备齐全,并教他怎样下刀。伊始,他一拿起刻刀手有些打颤哆嗦。女儿对他说,你要沉住气,稳住刀,两眼向图案上看。他渐渐地习惯了,不紧张了,拿刀也稳了。在刻瓷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个困难,在女儿的帮助下,他都想方设法解决了。慢慢地他掌握了刻瓷技术,1994年他又上市老年大学刻瓷专业班深造,他的刻瓷艺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几个月的大胆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能刻制花鸟、山水、动物,而且能刻制难度较大的人物肖像。他刻的马、恩、列、斯、毛、刘、周、朱,邓、江,胡四代领导人、十大元帅、孙中山、宋庆龄、鲁迅、齐白石、郭沫若等以及英雄人物雷锋、焦裕禄、……个个形象逼真,很有人物个性。有的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画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中国老年报》等选用。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齐乃义还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刻瓷艺术展,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1999年11月11日,《中华老年报》用大半个版的版面,刊发了“齐乃义的刻瓷艺术”文章并配发了七幅伟人刻瓷肖像作品照,通过用刻瓷艺术歌颂伟人歌颂党,能够更好地寄托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哀思和怀念之情。10多年来,他共刻制人物肖像近500件,2004年他刻制的毛泽东肖像荣获《中国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大赛》一等奖,蒙娜丽莎肖像获《第二届全国刻瓷艺术大赛》三等奖,2004年被市委老干部局、市文联、市老年刻瓷艺术协会授予首批“淄博市老年刻瓷艺术家”光荣称号。他的刻瓷作品还赠送给宋庆龄故居、鲁迅先生博物馆,《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单位和亲朋好友共250余件。
相关词条
闻艺热读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