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百科

核雕基地创始人彭德平:一心一刀,终创奇迹

核雕基地创始人彭德平:一心一刀,终创奇迹

核雕,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核雕在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彭德平,1981年出生于湖南双峰,自小喜爱美术与雕刻,在这方面有着不小的天赋。
大学他选择进修了相关艺校环艺专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娄底市博物馆主办个人大型画展,后因自身个人需要,继续进修于中央工艺美院修习美术、雕刻等相关美术行业内容。善于雕刻,作品多为原创,风格迥异,既有缥缈的写意风格,又具备多重形态的人物、山水、花鸟写实佳作。

      各类作品在个展及大型展厅均有展出。
      2018年在广州番禺区石楼镇大岭古村建立核雕中国广州创作基地,成为了广州核雕基地的创始人,并在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区有相关的《文玩天下-广州核雕》展示中心。
现在居住在广州的他认为:雕刻是一种修行,一心一刀,锲而不舍,终创奇迹。
其作品独特的造型风格,历久弥新的文玩形象,得到了多位文艺界名人,海外华侨收藏与喜爱,有南方现代核雕名人的美誉。
相关词条
闻艺热读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